幼年亲子关系重要性(为什么幼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adminadmin 亲子鉴定一般收费多少 2024-03-28 42 0

幼年亲子关系重要性(为什么幼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1、母亲角色:仆人

子女性格:无法担责、不抗压

类型分析:这类母亲本身没有安全感,就把自己的惊吓转移到孩子身上,并且把情感也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依赖孩子,把孩子缠住,让孩子长不大,不能离开母亲。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不想和孩子分离,是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反应。表面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想把孩子永远圈在自己的身边。

专家意见:母亲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孩子。孩子如果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母亲就等于扼杀生命,搭上的是孩子的未来、快乐、健康、独立……

这类母亲要弄清楚自己的做法是由于哪种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可以找专注帮自己搞清楚。

这种相处模式下的子女,会变得依赖、不抗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序、无法承担责任、容易大吵大闹、孤僻。在将来恋爱、结婚后,也会出现很多异常,比如对方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自残等。尤其生育之后,还曾经出现离家出走逃避责任的状况。

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点:1、 亲密性:亲子关系的特点之一是亲密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这种情感建立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亲密性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彼此之间表达关爱和支持。

2、 互动性:亲子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互动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不仅父母对子女施加影响,子女也对父母产生影响。

通过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3、 依赖性:亲子关系中存在着一种依赖性。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尤其是在幼年阶段。

父母是子女的主要依靠和支持,他们提供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子女满足基本需求,并指导他们的成长。

4、 教育性:亲子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教育性。

父母是子女的任教师,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言传身教,父母传授给子女知识、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和有社会意识的人。

5、 形成和影响个人发展:亲子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养育方式、教育方式以及对待子女的态度都会对子女的性格、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发展和成长。

6、 传承价值观:亲子关系中传承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父母通过亲子关系向子女传递家庭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道德准则。

这些传承的价值观对子女的行为、决策和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7、 相互支持和理解:亲子关系中相互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相支持和理解的关系,这样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幸福。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的特点包括亲密性、互动性、依赖性、教育性、形成和影响个人发展、传承价值观以及相互支持和理解。

这些特点构成了亲子关系的基础,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且把情感也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依赖孩子,把孩子缠住,让孩子长不大,不能离开母亲。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不想和孩子分离,是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反应。表面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想把孩子永远圈在自己的身边。 专家意见:宋微涛表示,母亲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孩子。孩子如果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母亲就等于扼杀生命,搭上的是孩子的未来、快乐、健康、独立 这类母亲要弄清楚自己的做法是由于哪种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可以找专注帮自己搞清楚。 这种相处模式下的子女,会变得依赖、不抗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序、无法承担责任、容易大吵大闹、孤僻。在将来恋爱、结婚后,也会出

4、现很多异常,比如对方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自残等。尤其生育之后,还曾经出现离家出走逃避责任的状况。 2、母亲角色:武则天 子女性格:服从、依赖、叛逆、敌意 典型案例 妈妈太专制,女儿想换妈 孙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女儿悦悦一天的行程,周末悦悦也睡不成懒觉,有6个培训班等着她。面对妈妈的专制,上小学三年级的悦悦变得叛逆起来:妈妈越不让干什么,她偏偏干什么。不仅画浓妆、穿名牌,还和一个初中生谈起了恋爱。悦悦还经常对爸爸念叨:“给我换个妈妈吧。” 类型分析:杨清分析,孙女士作为全职妈妈,生活的重心集中于家庭和孩子,她感觉只有教育好孩子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类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

5、有财产,自己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权力,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需要她严格把关。孩子如不顺从,她们就会大发雷霆直至孩子屈服。这样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服从、依赖母亲,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么反抗,对母亲产生敌意。 专家意见:专制型母亲应该首先理解家长的含义,生了孩子的母亲未必具备教育孩子的家长资格。克服自己过分强烈的控制欲,克服“厌恶丧失心理”(讨厌丧失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3、母亲角色:好朋友 子女性格:独立、有主见、谦和、善解人意 典型案例 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

6、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更简单、更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类型分析:宋微涛表示,没有绝对完美的亲子相处模式,但在有利于孩子成长方面,这种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是更健康的。 专家意见:很多家长说自己明白要和孩子做朋友,但总是做不到,这可能与家长本身成 长过程的家庭模式有关。 宋微涛提醒家长,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的叛逆、调皮还是好的,但如果太出格,那就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不是

8、母亲,这类母亲多有完美主义倾向,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这类母亲还缺乏平等思维,认为自己对孩子可以随意打骂。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一类孩子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向外释放,变得乖戾、对他人充满仇恨、有暴力倾向;另一类孩子会把这种不满情绪压向内心世界,从而变得自卑、自闭,甚至产生内疚和罪恶感。 专家意见:母亲要学会用无私的爱来接纳孩子、肯定孩子,允许孩子不完美,宽容孩子的错误。 5、母亲角色:人甲 子女性格:冷漠、消极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类型分析:国家二级心理杨清分析,郭女士是典型的冷漠型母亲,她忽视、不关心孩子,在孩子心中不像母亲,更像一个“人甲”。这类母亲一般幼年时期缺乏亲情和关注,像郭女士就是年幼时一直被家人视为“赔钱货”而受到忽视,在她有了女儿后,她

以上关于“幼年亲子关系的特点”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幼年亲子关系重要性(为什么幼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亲子关系是影响教育的问题随着心理学的广泛传播被大众所了解,但是亲子关系是从什么角度影响教育的,又是如何的对教育很多家长并不熟知因此感觉这种说法很空泛,对家长教育孩子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更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 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家长,更可能的原因是:家长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 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也绝对不是说只是简简单单的顺着孩子,这样的方法也会对亲子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准确的说是应该对孩子“尊重”。尊重孩子则是将孩子当成一个大人,一个跟家长平等的人。孩子感受到尊重,自然就会变得懂得尊重别人,懂得爱别人也更会爱自己。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就是通过孩子跟家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出来的。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亲角色;回归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

国内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在颜之推的本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中就提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小缺少父亲关注的儿童,在身心发展上要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严重,自控力较差,社交能力较弱,学业成绩不良者居多。因此,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和母亲角色同等重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2、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曾提出,人类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而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互联系的8种智能。这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研究表明,男性在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比女性略有优势。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会在思维、创造、数学等方面对儿童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给予儿童的关注越多,与儿童的互动越多,越能够使儿童拓宽思维、以更发散的思维方式认识和了解世界。例如,在父亲与儿童的互动中,会经常出现起拆卸玩具、使用工具、球类运动、修理机械等行为,这些行为更能促进儿童运动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所以父亲应发挥父亲角色的正面影响,付出更多时间参与家庭教育。

3、保障儿童心理健康

父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游戏中,儿童游戏经验的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从而出现“父爱缺乏综合症”,如情绪不稳定、不善于社交、沉默寡言等。父亲在儿童的互动中常常扮演着玩伴的角色,通过与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促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母亲的依赖,培养儿童的独立精神,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自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所以,父亲应及时认清其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给予儿童许多陪伴时间,带给子女安全感,增强儿童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使儿童能更积极地面对和处理挫折。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在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中,儿童在道德判断、道德意志方面的得分要远远低于其他儿童。同时儿童在未来还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所以父亲角色在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建策略

如上所述,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一样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父亲角色的作用更应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关注。但由于国内传统家庭角色分工中“女主内、男主外”的根深蒂固影响,长期以来,家庭中照顾和教育子女更多的被认为是母亲的责任,父亲角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为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应及时回归。

1、激发父亲学习育儿知识的兴趣

随着二胎人数的增多,人们对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社会媒体也在积极倡导父母共同参与的育儿观。所以男性开始逐渐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儿童潜力的开发需要父亲的全力参与。所以,父亲应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如,通过阅读中外权威育儿书籍、网络查询育儿方法、参与幼儿园或社会组织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经常和其他人交流、探讨育儿问题等等,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育儿活动中,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自身的育儿行为。

2、帮助父亲明确自身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父亲角色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所以父亲角色的自我认知和成长也是时代和生活的要求。只有父亲首先抛弃传统的家庭教育观,积极从母亲背后走出来,与母亲共同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才能真正发挥父亲角色的作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父亲角色的树立首先需要积极认识到自身角色作用,要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夫妻关系。有些父亲会认为母亲应该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破裂。所以如果要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父亲就必须在家庭中和妻子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使自身角色受到妻子和儿童的认同。

3、构建父亲角色回归的社会环境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角色定位;策略研究

家庭是幼儿出生以后所接触到的个社会“微系统”,父母是家庭中与幼儿接触时间更长,关系更为亲密的两个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着更直接、更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温情滋养与细心呵护,同样也不能缺少父亲的参与。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曾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国内的传统家庭教育中,父亲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三字经中曰:“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国内的传统文化当中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便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发生着些微变化,从更初作为一家之主的“严父”,到权威逐步瓦解的“慈父”,亲子之间由“上下级的权威”关系慢慢走向“民主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对父亲这一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父亲的职能也由单纯的“精神领袖”或者“养家糊口”走向了全方位、多功能对子女和伴侣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角色。如何正确确立父亲这一角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位置,是目前我们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父亲在幼儿的成长教育当中具有独特的贡献,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当代现实生活中,父亲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在角色功能的实现上存在“缺失”

(二)在角色观念的认知上存在“误区”

(三)在角色行为的扮演上存在“极端”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教养方式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独断专制”,前一类型的父亲更多的沉浸在自己的需要之中,奔波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很少关心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亲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对子女也缺乏必要的要求,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专制型的父亲则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去命令和操纵着子女的一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子女,态度冷漠,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期望高,宽容少,限制多,温情少。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采用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增多,其子女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且由于经常遭到拒绝,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减低,易产生自卑、无助、不安全感。相反,在情感温暖的家庭中,如果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情多的子女,成长后会表现出更加稳定的情绪、有较高的安全感、适应能力强,相应的自信心以及自尊感也会比较强,容易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可见父亲极端的角色定位和教养行为直接关系到幼儿日后的人格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温情民主的父亲形象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普遍,究其原因,与整个社会的外部经济和文化大环境有关,同样也与父亲自身的个人素质和教育观以及儿童观息息相关。

三、父亲角色定位存在问题的根源探析

(一)社会因素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两地家庭、外地务工家庭以及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产生。激烈的社会竞争,物价上涨,高昂的教育成本和生活压力让父亲这一角色不得不背负着经济的重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当中,此外,城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批的农民改变了以往在家种田的生产模式,进城打工成为了很多农村家庭获得经济入手的重要来源,进城务工这部分人群,在城虽然拥有了一份工作,但相应的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尚未得到相应的解决,巨大的生活压力常常使一家人分居两地,养育子女的责任便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父亲”已然成为了家庭中的“隐形人”,成为了电话那头一个遥远的“问候者”,成为了一年偶尔回来几次的“远方客人”。然而留守在家中的母亲或者隔代长辈,受文化素质和教育理念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很好的意识到自身是父亲和子女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对于城的家庭而言,由独生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家庭模式也由亲子关系为轴心向以夫妻关系为轴心转变,也这就意味着,她们在婚姻上更加注重夫妻双方的感情和个人的感受而不再为了孩子或者生存而迁就,因此离婚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家庭教育缺位也日益普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让父亲难以尽到应有的职责,对于完整的家庭而言,社会大众的传统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认为父亲应当更多地投入到家庭生计当中,而对于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家庭因素

(三)个人因素

在幼儿家庭中,初为人父人母的夫妻双方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问题,女性除了当好妻子之外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位好母亲,对男性而言同样面临着要学习如何从一个丈夫的角色转化成一个父亲。如果说十月怀胎和婴幼儿的哺育能够让女性顺利的完成母亲角色的转换,那么对于男性而言,如何当好父亲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在很多的幼儿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父亲并没有意识到父亲角色对幼儿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养观和亲子观。即使有些父亲意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教育方式不得法等问题,很多父亲采用专制甚至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子女,结果使得父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遭受的挫折之后的父亲很难能够继续投入到家庭教育当中,并默认自己并不擅长照料子女,因此父亲面临着难以确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位置,即便确定的自己的位置也难以实现。

四、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策略

(一)建立社会父职教育体系

(二)发展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

“父亲关系是家庭的根基,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枝叶”,家庭是建立在父亲、母亲和子女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佳作用,父亲的缺失对母亲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对于父亲长期在外的家庭,母亲会相应的承担更多照料子女的责任,对于母亲而言,她不仅要学会如何尽到一个母亲应有的职责,还应当学会如何在父亲缺失的状态下满足子女对父爱的渴望,正确引导子女健康成长,并协调子女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对于离异的家庭而言,母亲要帮助子女正确面对离异问题,不要因为夫妻之间的感情而影响到父亲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要帮助子女学习如何与父亲和谐相处。在父亲意识薄弱的家庭中,母亲要从怀孕开始就鼓励父亲参与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帮助父亲增强教养子女的自信心,帮助父亲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夫妻双方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家庭分工,相互协助,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三)促进父亲角色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 父亲 父亲缺位 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历来被看做是母亲的职责,然而,随着两性在经济基础和事实上的平等,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中角色分配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父亲缺位”是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概括表达。所谓“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父爱缺位”表现在父亲对子女的时间投入上很少,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赚钱养家中,尽管这是一种变相的对子女教育的补偿,但仍然代替不了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与陪伴。

二、父亲缺位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思想观念导致父亲角色错位。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应该供养家庭的人,这就使得父亲的事业心越来越强,而家庭教育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妻子或者双方的父母,以追求事业为“借口”,错失很多教育子女的良机。

另一方面,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当引导有关系。儿童与母亲有较强的依恋关系,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亲密感和安全感的。如果在家中妻子不理解丈夫的辛苦,在孩子面前无休止地抱怨丈夫不顾家、不一起进行子女教育,则会在孩子们心中塑造一个负面的父亲的形象,使得父亲更难以融入家庭教育。

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重要性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由于工作的外向性和社会性,自身具有更多自信、坚强、果断、独立的品格,会为子女教育带来同母亲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具体来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如下重要性。

2、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母亲一般是看护者,不时地提醒孩子“别摔着”、“小心点”,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单独探索,久而久之,孩子们容易形成依赖他人的性格特征。而父亲则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惊喜,和孩子玩得更“疯”,放手让孩子自主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此外,由于男性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勇敢、坚强,若孩子经常与父亲交往,则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会更开放和融洽,赋予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

四、对“父亲缺位”现象的对策建议

针对现今“父亲缺位“现象及研究表明的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规,如瑞典和挪威的父亲法,从方面明确规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约束,这不仅仅是一种的规定,更能从的设置看出国外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其次,开设一些针对父亲的“父亲课堂”。在国内,针对母亲的“妈妈课堂”或者“育婴课堂”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然而,笔者还没有听说“父亲课堂”的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广大的父亲们并没有专门学习父教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父教事业不够重视。

再次,妻子在家庭中应该协调好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平衡。妻子应该尽可能地理解丈夫,如果丈夫有时不能参与子女教育,作为妻子和母亲双重角色,应顾全大局,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要经常创造一些机会,促进丈夫和孩子的亲子互动,让父亲与孩子增加接触和加深了解,发现乐趣,逐渐将丈夫纳入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妻子要尽力帮助丈夫树立起参与家庭教育的观念,经常讲一些子女的趣事,与丈夫一起看一些温情的家庭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丈夫的育儿观念。

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父亲投身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弥补“父爱缺位”带来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缺憾。很喜欢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句话:“父亲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与大家共悟、共勉。

参考文献:

[1]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2010、

[2]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学报,2010(12)。

[3]康康。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魅力国内,2010(0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父性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社会化

以往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母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使得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然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的历史到了掀开新的篇章的时候,父性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父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专家陈建翔博士首先提出“父性教育”这一概念。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征,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即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父亲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从而发展更好的社交关系。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适应社会生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那么当他被陌生人围观是就会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性教育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功能,在学校表现较好,有比较少的行为。父性教育中,父亲与孩子的互动能使得孩子更好的掌握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父性教育充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行为模板而惊慌失措。

三、父性教育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性教育的青少年比有正常父性教育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父亲是青少年积极情感的源泉,父性教育中与孩子建立起积极情感,让孩子对父亲与家庭产生正确的依恋,鼓励孩子勇于独立,帮助孩子发展强大的自律能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

近几年,父爱的缺失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研究者对父性教育和青少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而国内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有调查研究表明,父性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性教育未缺失的青少年。往常研究父母―子女关系是从父母角度来探索的,现在用一个新的探索角度,通过让女性用回忆性报告的方式探索单身年轻女性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与少年青少年时期父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亲参与三个面中的互动性、易接近性与儿女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系,且成年女儿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对父亲参与或抚养行为的回忆性感知有着强烈的关联。

参考文献:

[1]黄艳苹,2006、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西师范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父亲 家庭教育 儿童

一、父爱缺失――国内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在期“爸爸去哪儿”的站,我们印象更深的画面就是孩子们离开妈妈后大哭大闹的场景,面对孩子们的嚎啕大哭,爸爸们绞尽脑汁,但依然手足无措,一脸茫然与无奈,不知道怎样去照顾孩子。这就折射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父爱缺失: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不会照顾孩子,因此,当孩子走出家门,远离母亲之后,问题频发。五位星爸一开始的表现也反映了在国内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国内自古以来就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多数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外出挣钱养家,在家的时间比较少,教育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妈妈的责任。或许正是在我国这种传统思想和观念的作用下,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得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淡出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孩子知之甚少,对育儿更是一无所知。

二、不可或缺――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在传统家庭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之下,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相对于母亲而言,总显得不如母亲那么重要,孩子也总是更依恋、亲近母亲。然而,越来越多探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与母亲不同的独特作用。土耳其阿狄家庭教育暨康复中心心理研究人员加利斯撰文称,从出生到入学前是子女更重要的成长阶段,包括心智、情绪、及适应周边环境的能力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而父亲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还指出,以协助子女人格成长而言,包括子女在智力、情绪表达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的成长,一位尽责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较母亲对子女的照顾可增加25%―30%的正面成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现代家庭的父亲既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要责任,又要扮演好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角色。

三、父爱回归――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事实上,“爸爸去哪儿”这一节目热播之后,公众呼声更高的就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父爱回归,众多网友大呼,父亲们理应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确,通过节目的播出,人们认识到了我国家庭教育中父爱缺失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爸爸们的表现和孩子在一期期节目中的成长变化,我们也看到了爸爸们可喜的成长:他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会照顾孩子,爸爸们相互取经,对育儿越来越感兴趣。我走访调查后也发现,许多“80后”的爸爸在看完节目后,纷纷表示自己之前做得不够,以后一定多多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中去,因为节目让他们发现育儿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事实证明,只要用心,每个父亲都会是一个合格的好爸爸,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容撼动的。我也走访了几个家庭,爸爸们都表示看完节目之后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职,纷纷表示努力改正,这或许就是“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教育意义所在。

鉴于此,笔者呼吁家庭教育中父亲们的积极补位和归位,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需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做合格的好父亲。

参考文献:

[1]陈亚鹏。家庭教育要想好,父亲作用少不了[J]。青年教师,2005(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6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更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更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联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形成对父母的信任感,鼓励他们当有困难时及时地求助于父母;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并适当满足,给孩子以情感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奖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7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更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更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联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形成对父母的信任感,鼓励他们当有困难时及时地求助于父母;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并适当满足,给孩子以情感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奖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8篇

一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1、父亲角色是母亲无法替代的

父亲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母亲一人承担,或是母亲独自“把持”教育孩子的位置,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从心理学论述的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来看,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都有优秀的一面和缺憾的一面。幼儿期是孩子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期,若希望后代能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和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全面而和谐的参与,而非母亲一人承担。更何况,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包括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父亲的思维过程、情绪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特点,父亲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世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母亲无法代替的。

2、父亲角色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男性文化的缺失

二、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孩子体格的健壮。从幼儿期到少年期,孩子在体格发育速度方面,父亲的影响巨大。父亲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孩子以强烈的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据统计,孩子在父亲的带领下进行这样的运动占70%,而母亲只占4%。

综上所述,父亲角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如何实现现代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定位

在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幼儿家庭教育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以人为本”!那么,怎样实现幼儿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定位、怎样发挥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良好影响力是我们面对的更实际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成功扮演新教育理念下的父亲角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家教意识,提高父亲对教育幼年子女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从更本上转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不良局面,转变意识是先导,父亲门应做时代反思,冲破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历史传统中的误区,视教育儿童为己任,明确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理念是父亲必备的人文素养,积极发挥父亲的教育作用。

2、增强亲子互动,促进父亲成为儿童的“重要他人”

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家庭互动环境的营造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家庭中父子之间也应保持愉快的非正式高频交往: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关心的问候,一个鼓励的微笑………饱蘸情感趣味的理性直观,缩短了父子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满意度,增强了父子间的凝聚力,提高了父亲教育的可接受性。通过交互作用,促进父亲成为儿童的“重要他人”。

3、注重言传身教,发挥榜样作用

父亲的品质、言行、个性、兴趣、生活方式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儿童起到示范作用,这些示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儿童对于这些信息的接收是十分敏感的,父亲应多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来影响、感化、带动子女。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二王”书法家父子、“三苏”文学家父子是言传身教的结果,已成为耳熟能详的佳话。

4、优化家教氛围,提高父亲教育影响的亲和力

首先,家庭成员应保持健康和谐的亲密关系。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么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大多来自父母的情感。父亲的宽容、热情、诙谐、睿智是保持良好家庭关系的催化剂,健康的婚姻状态为儿童提供了更佳的自我发展空间。

其次,父亲与子女共同建构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父慈子严”是父子间交流的良好模式。父亲不妨将角色定位于孩子的知心朋友,改变教育中的“目中无人”,将儿童视作“大写的人”、一个能独立体进行交流,容许儿童解释、申辩、反驳,甚至勇于向子女承认错误,父亲如能怀着一颗童心,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儿童的心灵欲求,建立亲密、宽松、平等的教育氛围,具有较强亲和力的教育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9篇

【关键词】父亲参与子女教养 父亲缺位

一、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研究的产生

父亲参与子女教养是家庭亲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亲职教育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母亲职能,即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父亲的角色更多地被看做是生命繁衍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对于子女教养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现状与影响

1、“父亲缺位”的现状与影响

2、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作用

第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对父亲本人同样重要。首先,父亲在参与子女教养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体验到为人父的喜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更为自信,能更好地应对沮丧情绪。[10] 其次,父亲参与育儿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家庭的贡献感,而这种贡献感又会直接影响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并间接地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11] 育儿活动会使男性增加与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女性亲属的联系,增进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12]

三、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展望

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提高父亲的职能,是个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关注父亲参与教养内涵的界定,也就是说父亲要在哪些面参与教养,是认知面、情感面,还是行为面,亦或是多维度的整合,这是父职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此外,如何从父亲参与教养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对父职教育进行考察,如何对参与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作者单位:郑州,河南 郑州,450001)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英汉心理学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4][7]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国内特殊教育,2009(10)。

[5]夏日新。爱心男人 袋鼠爸爸[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5(1)。

[6]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10]侯忠伟,刘晓霞,王立花。国外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

[11]尹靖水,朴志先,中岛和夫,等。城父亲参与育儿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J]。延边医学学报,2012,35(2)。

[12]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3)。

[14]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9)。

很多时候,原生家庭是什么样,其实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性格与内在,这也说明了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甚至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原生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八宝网小编就来说一说。

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更近几年突然流行起了一个新概念“原生家庭”,甚至有不少从来都没听说过这个说法。著名的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一个人与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会轻易解除,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一生。

人们必须直面“原生家庭”对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只有真的认识到这个问题,才会知道你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多么重要。无论你在其中扮演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负责。

原生家庭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一个人就的三观塑造。这种经历的影响与作用,并不仅限于童年时期,它们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潜意识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心理学家荣格就曾说过自己的看法:原生家庭对家庭子女的影响越是深刻,子女长大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的世界观去观察与感受成人。

差劲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影响孩子的婚姻观

很多原生家庭不太幸福的孩子,虽然痛恨自己的家庭,但是在结婚后处理自己的家庭关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带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子,比如说自然地流露出来的一些直男癌的大男子主义,或者是对另一半有着超强的控制欲。在这样不和谐的婚姻关系中,自己的婚姻也慢慢向着糟糕的方向发展。

2、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对于备受宠爱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更加自信、开朗地悦纳身边的人;而对于在父母恶劣的关系中早已消磨掉悦纳他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在长大后会更加抗拒他人的接近,有的甚至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在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上面也会出现一些障碍。

3、影响自己对于亲子关系的处理

在结婚生孩子以后,他们有的会发誓绝对不会用以前父母的方式来对待配偶、对待孩子。但是有的往往事与愿违,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的甚至会矫枉过正,纵容、溺爱孩子。

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给自己的影响

步:

和父母和解,回到原生家庭中去。

当和父母有很多的心结和矛盾时,试着去打开心扉,重新和父母产生链接,对以后维系亲密关系也会变得容易一些。

第二步:

不在阴影里找答案,而要去那些光亮的地方找答案。

显然,原生家庭给自己的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当我们真正和过去和解,放下所有的不愉快,才能重新出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拥有新的生活。

赖佩霞在她的书回家中有那样一段话:

我们必须和父母亲和解,敬重我们的父母,把属于他们的还给他们,并且走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当我们学着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懂得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开始一段关系。

以上关于“幼年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幼年亲子关系重要性(为什么幼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1、母亲角色:仆人

子女性格:无法担责、不抗压

类型分析:这类母亲本身没有安全感,就把自己的惊吓转移到孩子身上,并且把情感也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依赖孩子,把孩子缠住,让孩子长不大,不能离开母亲。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不想和孩子分离,是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反应。表面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想把孩子永远圈在自己的身边。

专家意见:母亲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孩子。孩子如果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母亲就等于扼杀生命,搭上的是孩子的未来、快乐、健康、独立……

这类母亲要弄清楚自己的做法是由于哪种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可以找专注帮自己搞清楚。

这种相处模式下的子女,会变得依赖、不抗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序、无法承担责任、容易大吵大闹、孤僻。在将来恋爱、结婚后,也会出现很多异常,比如对方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自残等。尤其生育之后,还曾经出现离家出走逃避责任的状况。

3、且把情感也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依赖孩子,把孩子缠住,让孩子长不大,不能离开母亲。其实,在潜意识里,这是不想和孩子分离,是自己焦虑情绪的一种反应。表面看是爱孩子,实际上是想把孩子永远圈在自己的身边。 专家意见:宋微涛表示,母亲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人,而不是培养成孩子。孩子如果失去独立生存的能力,母亲就等于扼杀生命,搭上的是孩子的未来、快乐、健康、独立 这类母亲要弄清楚自己的做法是由于哪种心理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严重,可以找专注帮自己搞清楚。 这种相处模式下的子女,会变得依赖、不抗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无序、无法承担责任、容易大吵大闹、孤僻。在将来恋爱、结婚后,也会出

4、现很多异常,比如对方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自残等。尤其生育之后,还曾经出现离家出走逃避责任的状况。 2、母亲角色:武则天 子女性格:服从、依赖、叛逆、敌意 典型案例 妈妈太专制,女儿想换妈 孙女士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安排女儿悦悦一天的行程,周末悦悦也睡不成懒觉,有6个培训班等着她。面对妈妈的专制,上小学三年级的悦悦变得叛逆起来:妈妈越不让干什么,她偏偏干什么。不仅画浓妆、穿名牌,还和一个初中生谈起了恋爱。悦悦还经常对爸爸念叨:“给我换个妈妈吧。” 类型分析:杨清分析,孙女士作为全职妈妈,生活的重心集中于家庭和孩子,她感觉只有教育好孩子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类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

5、有财产,自己对孩子具有绝对的权力,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需要她严格把关。孩子如不顺从,她们就会大发雷霆直至孩子屈服。这样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服从、依赖母亲,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么反抗,对母亲产生敌意。 专家意见:专制型母亲应该首先理解家长的含义,生了孩子的母亲未必具备教育孩子的家长资格。克服自己过分强烈的控制欲,克服“厌恶丧失心理”(讨厌丧失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从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3、母亲角色:好朋友 子女性格:独立、有主见、谦和、善解人意 典型案例 家里的决定会征求女儿意见 姜女士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没把她当成孩子看待,遇

6、到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做出决定时,姜女士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即使女儿的意见很幼稚,很不现实,姜女士也从未有过嘲笑或发怒,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让女儿提出意见,并且允许女儿与她争论。 姜女士说,赢得孩子尊重和信任的方法,更简单、更管用的就是帮他们守住秘密,孩子们会把守住秘密的人当做朋友。 类型分析:宋微涛表示,没有绝对完美的亲子相处模式,但在有利于孩子成长方面,这种朋友式的相处模式是更健康的。 专家意见:很多家长说自己明白要和孩子做朋友,但总是做不到,这可能与家长本身成 长过程的家庭模式有关。 宋微涛提醒家长,孩子在一定范围内的叛逆、调皮还是好的,但如果太出格,那就是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现了问题,不是

8、母亲,这类母亲多有完美主义倾向,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这类母亲还缺乏平等思维,认为自己对孩子可以随意打骂。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一类孩子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向外释放,变得乖戾、对他人充满仇恨、有暴力倾向;另一类孩子会把这种不满情绪压向内心世界,从而变得自卑、自闭,甚至产生内疚和罪恶感。 专家意见:母亲要学会用无私的爱来接纳孩子、肯定孩子,允许孩子不完美,宽容孩子的错误。 5、母亲角色:人甲 子女性格:冷漠、消极 典型案例“我和妈妈比陌生人还陌生” 晶晶上五年级了,但几乎没和妈妈说过一句心里话,母女俩独处时,彼此都感觉很别扭,两人的关系比陌生人还陌生。“我多想妈妈高兴了就亲亲我,抱抱我。”晶晶曾经直接问妈妈“怎么做才能让你高兴”。因为和妈妈关系不好,晶晶变得自闭,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难以交上朋友。 类型分析:国家二级心理杨清分析,郭女士是典型的冷漠型母亲,她忽视、不关心孩子,在孩子心中不像母亲,更像一个“人甲”。这类母亲一般幼年时期缺乏亲情和关注,像郭女士就是年幼时一直被家人视为“赔钱货”而受到忽视,在她有了女儿后,她

亲子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具有以下特点:1、 亲密性:亲子关系的特点之一是亲密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这种情感建立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亲密性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连接,彼此之间表达关爱和支持。

2、 互动性:亲子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互动性。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不仅父母对子女施加影响,子女也对父母产生影响。

通过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3、 依赖性:亲子关系中存在着一种依赖性。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父母有一定的依赖,尤其是在幼年阶段。

父母是子女的主要依靠和支持,他们提供物质和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子女满足基本需求,并指导他们的成长。

4、 教育性:亲子关系的特点之一是教育性。

父母是子女的任教师,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言传身教,父母传授给子女知识、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和有社会意识的人。

5、 形成和影响个人发展:亲子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养育方式、教育方式以及对待子女的态度都会对子女的性格、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

亲子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发展和成长。

6、 传承价值观:亲子关系中传承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父母通过亲子关系向子女传递家庭价值观、文化传统和道德准则。

这些传承的价值观对子女的行为、决策和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7、 相互支持和理解:亲子关系中相互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起互相支持和理解的关系,这样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幸福。

综上所述,亲子关系的特点包括亲密性、互动性、依赖性、教育性、形成和影响个人发展、传承价值观以及相互支持和理解。

这些特点构成了亲子关系的基础,对个人和家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症状

转移性尿道癌的症状表现

【尿道癌肝转移会出现哪些症状】

1、首先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腰痛现象,因血块通过输尿管时梗阻而出现绞痛等。

2痛,胸闷气急,喘鸣。

3其典型症状。

【DC-CIK生物治疗法

慢性咽炎的表现症状为:咽部有异物感,作痒微痛,干燥灼热等;常有粘稠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作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甚或恶心、呕吐。检查若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色暗红,并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症状可见粘膜增厚,弥漫充血,或腭弓和软腭边缘增厚,咽后壁有多数颗粒状突起的淋巴滤泡。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3) 长期烟酒过度,或受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都可引起慢性咽炎。

食道癌晚期症状和死前症状表现有哪些?食道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通常得到确诊时都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时对于治疗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困难,食道癌晚期没有治愈的概念,只能是消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一、食道癌晚期症状表现

4、颈部、锁骨上肿块:是晚期食管癌常见体征,肿块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多为左侧,也可是双侧。

5、疼痛:胸痛或背部疼痛是晚期食管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为钝痛、隐痛或烧灼痛、刺痛,可伴沉重感,胸背痛往往是癌瘤外侵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甚至累及邻近器官、神经及椎旁组织所致。溃疡型及髓质型伴有溃疡者疼痛更为常见

二、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1、食物反应

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也属于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2、咽下困难

4、癌肿浸润食管并侵犯纵隔、气管、支气管、肺、心包、大血管,引起纵隔炎、肺脓肿、食管气管瘘及致死的大出血。

6、其他症状

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更是食道癌晚期死前症状。

第四篇: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xiexiebang推荐)

自闭症常见三大症状表现:

1、缺乏交流能力:正常孩子到了会说话的时候,会对自己想要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自闭症孩子不会,比如说,孩子要吃饭了,他不会表达,而是通过叫喊或者拍肚子等怪异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他们在眼神上也没有交流,表现为眼神不敢直视陌生人,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亲昵的目光交流,对待父母像陌生人一样;平时没事的时候,就表现出呆滞状态,不懂得如何主动加入到同龄孩子的游戏当中,非常孤独。

2、说话表达能力差:表现为讲话迟、吐词不清、话语简单、重复单句等现象,有个别自闭症孩子甚至到了7岁,还不会说完整的话语,而且总爱重复电视机里面的声音,但是要他们好好说一句话,他们却说不出来。

3、行为刻板:自闭症的孩子兴趣范围狭窄,会持续不停地摆弄某个特别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部分,重复性的肢体动作,如拍打手掌,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自我伤害行为,也不知道会痛!

由于上述症状表现,导致自闭症孩子不说话、不合群、行为怪异,很多时候其他小朋友对他这种行为不解,从而孤立、欺负他们,而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容易动怒,很容易伤及自己及其他小朋友。因此,对自闭症孩子,学校一般是劝退学的。

【自闭症的几大危害】

1、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更多危害影响孩子直至成人后,

自闭症儿童训练的几点看法

: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通过制定确实可行的行为训练计划,着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认知、自理等能力,创设互动,轻松的环境,对于改善他们的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闭症

认知

语言障碍

训练 案例: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刻板、怪异、恋物、自残等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很难改正。许多家长认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辅导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自闭症儿童永远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还有些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是世界之谜,于是就采取放弃的态度。事实上,采取切实可行的训练对他们很有帮助,甚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案例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语言的训练。

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自言自语,口齿不清,不主动与人交流,不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因此,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关注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非常重要。句子的训练在自闭症儿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闭症儿童一般不会使用疑问句,对于我们平时提出的问题,如“你想吃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等要让孩子掌握并运用这些句子,关键在为孩子创设情境,比如在游戏中互换角色,让孩子来扮演家长或老师。这样孩子不仅能掌握了语言,也能学到一些规则。例如训练孩子说话,当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后再满足他的要求。豪豪吃午饭时经常要添饭,他会不停地说:“吃。”我知道他想要去添饭,于是我就训练他说“添饭”。刚开始,孩子坚持说一个字“吃”。我就不给孩子添饭,直到他愿意说“添饭”。渐渐地逐步过渡到训练孩子说“要添饭”,“我要添饭”。一年下来,孩子现在已经能自己说“我要添饭”并能自己去添饭了。现在孩子午睡起来后还能主动说“我要喝水。”,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拿着水杯到处走动了。我要求孩子的父母像这样配合进行训练,现在孩子的主动性语言多了,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认知的训练。 在认知理解方面,一个自闭症儿童不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归纳出一些定律,对周围的事物和他人的行为缺乏真正的理解,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因此认知的训练可以从配对、简单的分类等进行训练,对常见的物品能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等方面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在认知各方面的发展不一致,表现为对某方面的特别的兴趣甚至超过普通孩子的一般水平,因此训练中应注意发掘自闭症儿童的某些潜能。如群群对图案特别敏感,9块拼图能很快地完成。孩子在家休学一学期,家长要求要补上孩子落下的功课。我建议家长把词语、数字和图案结合起来训练,现在群群已经基本上能跟上班级内的教学进度。自闭症孩子对外界事物不关心,训练时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不断发展他们的兴趣。豪豪刚进校时,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经常攻击别人或者跑出教。但他对颜色特别敏感,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颜色。在认识数字时,我就把数字变成他喜欢的颜色来认识。在律动时,也把打击乐器用他喜欢的颜色来包装。现在孩子喜欢上了唱歌,能安静地坐在课堂上听老师上课。安安对计算机很感兴趣,我就通过计算机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改正孩子长时间裹咬舌头的习惯。现在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不良习惯也不存在了。

三、生活自理的训练。

一般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太大的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是非常重要的。自闭症孩子除了需要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外,还要注意自觉性的培养。生活中孩子能做到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做,而且主动去做,老师、家长不要包办穿衣、梳洗之类的活。面对自己的孩子不吃饭,家长常常感到自己的失职,群群的家长就是这样。群群的母亲为此大伤脑筋,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有用。例如,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每天变出不同的花样,尽量不给零食吃等。为此,我建议群群的母亲在吃饭时不要给他太多的关注,让他自己慢慢吃。而这样实验下来,这个方法不可行,这样让孩子吃饭,要吃很长时间。后来我想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孩子对图案特别敏感的特点,做一个他喜欢的动画人物倒计时的道具,例如熊大要出发去深林去探险,画一个线图,规定熊大到达森林孩子就要基本吃完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吃饭的速度来调整动画人物行动的快和慢。另外,吃完饭要给予孩子奖励。比如玩拼图,看动画片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社交技能的训练。

盲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本文Tag标签:盲童/心理特征

盲童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障碍,丧失或几乎丧失视觉能力。这使他们的感知过程出现特殊形式。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觉等都超过一般的健全儿童。盲童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盲童能较精确地判断时间。他们皮肤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他们的嗅觉也较健全人感受性高,可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和熟地。

以上分析的是盲童的感知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代偿作用使他们在某一方面劣势的情况下形成了另一方面的优势,以完成正常的感知过程。

盲童的情感体验较细腻。易出现焦虑、抑郁、痉挛的情绪,情绪活动不稳定,易激怒。在性格特征中,易出现自卑、冷漠、孤僻的倾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感知特殊性的影响,但思维正常,注意力程度较高。

盲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本文Tag标签:盲儿/人格特点/教育对策

一、盲童的人格特点

1、气质方面

2、能力方面

3、兴趣方面

盲童的兴趣发展受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很大,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使得他们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就兴趣品质而言,盲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兴趣的广度方面尤其在视觉刺激信息方面显得不够广阔。但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则比普通儿童稍强。

4、性格方面

二、影响因素的探索

人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盲童一出生时就注定了其人格都和上述描述完全相同,现实生活中盲童的人格并非千人一面,这是因为人格的构建受各种先天和后天因素综合影响。

1、目盲导致的认知局限性的影响

盲童在认知方面其认知途径发生了变化。原本应由视觉来感知的外部信息只好转道通过其他感觉来感知了,听觉和触觉成为他们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个体认知的广度受到限制,因为视力残疾影响了个体活动与感知的范围,而且有许多外界信息是无法通过其他感觉来代偿感知的:如颜色、亮度、二维体、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太小的物体、太大的物体、太遥远的物体、太娇嫩的物体等;心理学研究认为目盲会影响个体认知的深度、速度等。

盲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在遵循普通儿童心理发展基今规律的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殊性:盲童在刺激“需要”产生的动力方面,因外界施加者的降低要求和个体自身未能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接受不清晰或接受不完全而“打了折扣”;在“需要”产生的途径方面,因代偿感知觉无法代偿感知一些非由视觉途径感知不可的外界信息而受到影响;在“需要‘,产生的量方面,因认知广度、速度、深度的局限而明显不及普通儿童:在“需要”的水平方面,因起点低而影响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新旧“需要”更替的速率方面因认知发展速度和“积极活动”水平低落而比普通儿童低;在“需要”的表现形式上其动机、目的、兴趣、理想等方面都因视力残疾而受到影响。

没有心理过程就根本谈不上个性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个性心理特性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形成;同样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制约着心理过程。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说明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性、心理状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着其它因素的发展,因此目盲带给个体的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目盲还直接或不直接地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

盲童早期的生活环境对其人格的构建影响十分重大,绝大多数盲童入学前都是在家庭里成长的,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对盲童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盲童因失去占个体感知信息量80%的视觉感知优势而显得外界刺激匿乏,由于宣传和社会教育不够。许多父母此时还不知道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对采取什么措施仍束手无策,在听觉还没有完全赋予意义时,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外界因素来说并未得到充分的满足,盲童在外界刺激得不到满足时极有可能在自己身体上寻求刺激,从而许多盲童慢慢地形成了自我刺激性行为(self-stimularion behavior),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性癖性行为,将影响个体积极探索外界环境、害怕并拒绝接受新事物,影响个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个体对社会、对集体S寸他人正确态度的形成。

幼年的视力残疾儿童常因看不到父母的微笑而不能回报以微笑,父母常因此而失望,致使孩子缺乏儿童发展所必须的抱、亲、宠、逗等情感刺激,孩子寡欢、抑郁、消沉、焦虑,父母更为失望,如此恶性循环由不良的亲子关系造就盲童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许多负面特征;或者有的父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孩子的目盲而过分溺爱,造就了有的盲童依赖、自卑、焦虑、自私等不良人格;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经受若干次挫折之后,有的视力残疾儿童经受不了打击,不能正确处理好有关事情,于是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通常出现异常。

有的盲童如果早期教育不力,常常因活动范围有限、活动欠量或家庭环境过于保护等因素,特别是一些家长害怕自己有残疾的孩子被别人欺负,限制盲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有的盲童在对外交往、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等方面产生障碍。

3、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人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明眼人,社会的许多环境都是按照视觉的标准而构建的,盲童以无视觉的孱弱之躯来适应视觉社会必然会踌躇得不知所措、失却安全感等,在许多情况下会感到无能为力而常常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及归属感。

盲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构建:传统社会对目盲的迷信解释上对盲人的种种偏见、无知者对盲人不公或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以及社会坏境中各种并未考虑到盲人需要的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交通道等,这些都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正常发展:缺乏自信心、自卑、缺乏伙伴作用而失去交往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不便,很难就业、连累家人„„

4、盲童自身对目盲接纳情况的影响

三、教育对策

教育的功能与目的除了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以外。还包括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的建构个体健康的人格,面对盲童因种种因素而导致的一些人格问题,盲教工作者并非束手无策。

1、加强早期干预与指导

既然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对盲童人格的影响很大,因而等到盲童入学以后才开始建构与矫正明显已为时太晚了。作为盲童教育工作者应设法从改进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入手,指导盲童教给家长对盲童应持的正确态度、应使用的正确的抚养方式、如何适时适量地提供各种适当的刺激、如何帮助盲童及早地学会控制身体和走、如何训练盲童有效地利用其他感官、如何安排并鼓励盲童积极正确地与小朋友交往、如何帮助盲童接触了解社会„„国外的无数实践经验证明,对盲童早期干预越早、越得力,其身体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就越接近于普通同龄儿童。

2、引导盲童正确认识目盲

3、指目盲童学会与社会环境互动

4、加强盲校心理卫生个别辅导

加强盲童家庭教育,促进盲童健康成长 本文Tag标签:盲儿/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 老师,所有家长都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身体力行,教育好子女。要转变陈腐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和学校 积极主动地指导家庭教育。” ——中共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三者在培养人的系统工程中形成了一股合力,步调一致,将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系统工程的起点,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视力障碍的学生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也同样接受来自家庭中的教育。他们也如正常的儿童一样在家庭中接受启蒙教育,这种教育必将使盲童们终身受影响。因而,作为盲生的家长,一位特殊的启蒙老师,要教育好一位视力残疾的孩子,任务很重,须付出超出常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然而单凭美好的意愿还是不够,必须联合学校、社会,形成三者合而为一的结构网络,才能使盲童的教育达到协调一致。那么,如何做好盲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是值得教育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盲童的影响任何一个家庭,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盲童时,其心理所要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许多家长反应就是四处访医或是祈求神灵的帮助,不惜艰辛和大量财物,以求能把盲童的眼睛治好。然而,更终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时,也就开始了盲童命运的步:被接受或排斥。盲童家长在承受这一打击之后,面临家长们面前的是如何对待与盲童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盲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对盲童的生活照料、学习指导以及社会交往等都直接影响着盲童的成长。

目前,许多盲童都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早期教育,也就是不能象正常的幼儿一样到正规的幼儿园接受生活上的照料及早期教育。这就为家长们带来了负担。从而造成 盲童在入学前长期被禁固在家里,这样,盲童的早期教育就完全依赖于家庭了。直到盲童到了入学年龄,才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但由于盲童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影响根深蒂固,为学校教育增添了许多问题。盲童的心理受到家庭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尤其是家长对待盲童的态度。一般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家长理智对待盲童不管是先天性遗传或者是后天所致,这些盲童的家长都能够正视盲童的生理缺陷,并不是只埋怨上一代的罪过或者责怪自己的不慎造成了今天的不幸,而是冷静考虑盲童以后面对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无微不至的照料,付出常人更甚的爱心,去关心和抚养不幸的孩子,同时,积极地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以有效地弥补视觉的缺陷。这样,盲童在家庭的关爱下健康地成长。

2、家长忽视盲童的成长曾经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过:“十年了,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想相信自己的小孩是 一个盲人,小时候眼睛还是水灵灵的„„。”确实,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了盲童,家长感到极大不幸,更是忧虑,不知如何面对盲童以后的生活。这类家长能够接受这种不幸,但也只能听天由命,自认命苦,只好养他一辈子了。于是,这些盲童不会冻着,也不会饿着。久而久之,盲童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即使到了学校接受教育,也缺乏上进心,不思进取。

3、家长过份溺爱盲童有些家长极富爱心,认为盲童已十分不幸,就应该加倍的爱护他们、怜惜他们,给他们所有的一切;有些家长则认为盲童的不幸是自己造成 ,盲童的痛苦应由自己来承担,这样抱着内疚、负罪感,对盲童百依百顺,衣食住行样样小心谨慎,甚而越俎代疱,甘愿替盲童承担一切。这样,盲童则养成了种任性、固执,甚至是自私自利的性格。

4、排斥或虐待盲童有些家长认为盲童不能象正常人一样长大了赚钱养家,只会替家里增添麻烦和负担,因而不愿意接受盲童这一事实,甚至将盲童藏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但又不想背负遗弃残疾人的名声,只好时时埋怨,事事指责,把盲童视为累赘。有些家长由于性情粗暴,在生活中若发生了不如意的事情,回到家中又面对盲童,则产生了迁怒或痛打盲童的现象,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些盲童在埋怨声中,拳打脚踢中长大,一般都会形成了多疑、孤僻的心理。综合上述原因,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其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必须加大力度,重视盲童的家庭教育,为盲童更好地接受科学、系统的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盲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提高盲童家长的教育认识,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责任,同时又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义务,更是一种不可剥夺的荣誉。它艰辛而光荣地落在每个盲童的家庭中。可是,纵观现在盲童的家庭教育却不尽如意。上述类盲童家长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欠缺了与学校 动配合,共同努力教育盲童;其他三类的家长都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盲童的教育问题。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提高家长的教育认识,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开展对盲童的全面教育,促进盲生健康成长。如何有效地指导盲童的家庭教育呢?

1、平等对待家长,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良好的关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学校教师与盲童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得到家长的信赖、支持与配合。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必须依靠教师积极争取,在对待家长中能一视同仁,不能一见到家长就马上报忧报喜,还尽数盲生的缺点,让家长对盲童的学习失去信心,对教师产生回避,从而影响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另外,这种良好的关系的建立还要求教师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主动与教师共同努力完成。有一些家长,视盲童为累赘,每逢开学初,家长早早将盲童送进校门,就一了百了,遇见教师或班就低头或绕走开,不给教师与家长面谈的机会。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通过书信和电话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从被动地接收到子女的信息变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建立完善制度,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各班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学期的学生家庭联系计划,定期对每个学生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得到家长的支持;同时对个别学生多利用电话、面谈、约见家长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并作好登记,积累经验,形成制度。盲童多半来自边远山区,许多家长一个学期只是送或接小孩到学校,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带来许多不便。有一位盲童陈某,以前其违反纪律严重,精力旺盛、好奇、爱捉弄人,经常有老师和同学投诉,令班头痛。针对这种情况,班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联同家长,共同督导他,并制订了转化陈某的一套计划:班每周六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一周以来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家长周日致电学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情况,家长在电话交谈中不能批评或责怪,只是在学生讲述一周的情况中,强调谈纪律问题并提出希望,如发现有所改良,则应及时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的转变很大,学生家长亦受到很大的启发。

3、家长开放日或家长会。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或召开家长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同时为盲童家长相互交流子女的教育经验提供良好的机会。在举办家长开放日中,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 发展的前景,教育教学的状况,使家长增强对学校 信任,树立教育子女的信心;同时,教师把家长请到班上,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以更有效地教育好子女。另外,在家长开放日中还可让优秀学生的家长介绍教育经验,使其他家长掌握信息,得到帮助,提高教育水平。

4、设立盲童家长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家长利用与教师的交谈、书信、电话等方式中了解盲童的信息之外,还可利用一定的文字材料,文章等增强开展家庭教育的渠道,而盲童家长报则是更好的场所。学校中定期举办一期家长报,在报中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或经验体会,盲生在校的学生、生活信息及教育教学动态,并且将学生的优秀事例通过报刊让家长欣赏,这样,为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家长以正确的态度与盲童建立和谐关系。家长理智地面对盲童的缺陷,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为盲童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温暖的家庭中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与爱。

3、培养盲童良好的个性品质。由于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形成了盲童自卑、孤僻、固执、自我等不良品格,这些都影响到盲童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学习上不思进取,同学间不团结友爱,在教师面前显示“盲有理”的品行。因而,家长应正确认识盲童的爱好、特长、对盲童加以正确的引导,必要时还要对盲童开展挫折教育,锻炼盲童坚强,自主的良好品格。

父母是视障儿童更亲密的人,唯有父母了解孩子,也希望父母在善待孩子的同时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父母积极参与盲童的教育,对推动盲童的成长起着更有效的效果。

盲童心理素质与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来源:赤峰特校

到:

【内容】:

本文从盲童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育与盲生德育、智育的密切关系等两方面阐述了在盲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在盲校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包括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行为能力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

心理素质

行为问题

行为能力

有效途径

盲生

【正

文】

一般认为,素质教育与心理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内在品质,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心理功能把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参与和体验中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因此,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在教育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只有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乐于和善于吸收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视障学生,特别是自幼双目失明的学生,幼年时,由于种种原因治理和肢体活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身心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入学以后,学校相对封闭,与外界接触沟通少,限制了视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表现为:有的学生感情脆弱,自卑感过重,与人交往缺礼仪和自信心,责任意识淡薄;有的学生与他人交往不知如何交流,说话生硬,内容空洞,言不达意,偏离主题;有的学生身体发育较常人瘦小,身体运动技能不佳,常出现不易纠正的动作。失明给盲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通过视觉形象感知世界,由此间接的影响了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使得他们与健全儿童相比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 盲态

受失明影响,盲童的外表形象和言行方面经常有些异常表现,我们称为盲态。

导致盲态形成的因素有许多。首先,失明使盲童看不到别人的姿态、动作,因而难以自然模仿。如果盲童周围的人不对其加以指导、纠正,盲童往往只凭自己感觉舒适而处于各部肌肉(特别是颈部、腰部)放松状态,起不到支持身体挺直的作用,长期如此,即容易造成低头、驼背、脊柱侧弯等畸形体态。

其次,盲童活动范围小,活动量小也限制了其活动能力和体质的发展。许多家长怕盲童受伤害而不让他们走出家门,有的甚至在自己家里也不让他们自由活动,把他们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身体长期得不到活动。这样就造成一些盲童动作不协调,体质很弱的后果。有些全盲儿童,不但身体素质与同龄健全儿童相比有很大差距,连基本的坐、立、行走的姿势也差得厉害。

以上所述盲态,主要是由于盲童生理发育方面没能得到正常发展,没有给他们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应的条件。如果盲童早期的不良姿势能及时得到纠正,如果家人能尽量让孩子多活动,那么上述盲态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

盲态,还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如果你见过盲童,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手往往不停地动,比如摆动手臂、抓弄头发、挖耳鼻孔等,有的还连续晃动身体、耸肩、原地绕圈转等等。这些动作在在我们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在盲童身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原来这是他们在寻求自我刺激以弥补由于缺少大量的视觉刺激所带来的心理上的空缺、不平衡。

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人在生活中必须经常感受到一些刺激,即必须经常看、听、触、嗅,否则无法正常生活。有一个很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通过一些设备,使一个人非常舒服的躺着,但感觉不到任何刺激,结果人在这种状态下过一段时间就出现情绪烦躁等不健康心理,时间长了就难以忍受这种无感觉状态。盲童虽然没有完全丧失各种感觉,但缺少了视觉这种更为主要的感觉,就大大减少了信息和刺激来源。因此,盲童就常常通过身体其他器官的运动产生一些感觉来弥补视觉缺失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另外,因为害怕被碰上,盲童在行动中的一些保护动作也表现出盲态,如行走时脚高抬轻放、双手在身体前方摸索等,这些须结合定向行走训练,给与适当改善。

二、 情绪问题

上面分析的“盲态”是盲童的外部表现,是容易观察到的;由于失明,盲童内部心理世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易觉察的问题,情绪的不良反应就是很常见的。情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安全感

因为失明,盲童对周围环境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不能确定周围有哪些事物、会出现什么人、会发生什么情况,因而害怕受到未知事物的伤害、攻击,会产生不安全感。有许多盲童到了陌生地方,会紧紧抓住亲人不放手,一旦亲人不在身边则惊惶失措。即使在熟悉的环境里,盲童也会经常产生恐惧、不安的情绪。盲童恐惧情绪的产生,和正常儿童害怕黑夜类似。我们知道,许多小孩子都不敢独自一人处在黑夜中;就是成年人,在黑夜中的感觉也不如照明条件下踏实,这都是因为黑夜对人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威胁。这种威胁是因为怀疑、害怕周围突然发生预料不到的变化,而不是害怕黑夜本身。因此,虽然有的盲童眼前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光感,甚至有一定的视觉,他仍然会因为无法认清环境、无法把握环境中发生的变化而产生不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一种很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的不到满足,必然对盲童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阴影。

(二)自我封闭的倾向

盲童独立活动能力差,本身就害怕接触新环境。如果家人因为害怕孩子出意外或怕丢人而一直把他们限制在范围很小的环境中,不但妨碍了其活动能力的发展,在心理上也更容易使盲童养成退缩、被动、胆怯等自我封闭的倾向。

有这样两个盲童,他们年龄相仿,都是全盲,进入盲校后表现出很大差别。其中一位,入学后很长时间内不敢不愿与别人交往,经常一个人独处;在不得不参加集体活动时,拘谨、呆板,缺乏主动性,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另一位则完全不是这样,它对什么都表现出主动、强烈的好奇,愿意接触新事物、陌生人,和正常儿童几乎一样活泼好动。为何生理条件相同的两个盲童会表现出如此差异呢?经了解,前者一直受家人过度保护,处于封闭性状态;后者则未受很大约束,经常与健全孩子一起玩耍。由此可见,盲童的被动、胆怯等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封闭性生活中形成的。

(三)“自尊”与自卑

盲童虽然眼睛失明,但心里对一些问题看得很清楚很敏感,很在乎别人怎样对待他们,表现出一种过度的“自尊”。他们很忌讳别人对其生理缺陷的嘲笑、捉弄、歧视——如把他们称为小瞎子,对他们围观、指指点点,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用怜悯的语气对他们说话等。当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时盲童就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引发强烈的、失去理智的攻击性报复行为。比如一个年龄比他小很多的孩子嘲笑他,他可能就会不考虑孩子小不懂事而恼怒,以至动手打人。

如果长期被人另眼看待,盲童会形成强烈的自卑情绪,认定自己确实各方面都无能。盲童经常做事不成功,也会促使自卑情绪的产生。比如,有的盲童入学后因为手指不灵活而长期不会用字板字笔,就可能认为自己不行,丧失学习的信心。

盲童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态度对其心理的影响很大。如果盲孩子在家里受歧视,不但会导致他形成敌对、自卑的情绪,还会使它产生很强的内疚感。他会觉得自己在家中没有一点用处,是家庭的包袱,对不起家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有的盲孩子可能会以减少饮食、自我伤害等方式弥补自己的“罪过”,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更有甚者,有的盲童还会有自杀的想法和做法。

(四)持久的心情郁闷、烦躁

失明剥夺了盲童许多生活乐趣,他们无法亲眼看见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认识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难以满足,不能象健全儿童那样跑、跳、玩耍、游戏。多数盲童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简直象囚犯一样整日枯坐。条件好的家庭,有电视机、收录机等,还能给盲孩子增添一些变化的、有趣的感受;否则,盲童长时间过着单调、沉闷的生活,情绪难得兴奋,情感体验消极、单

一、肤浅。经常听电视、收录机的盲童,其精神状态明显好于不听的。

(五)脾气急躁、缺乏耐心

急躁情绪,也是在盲童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一但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做事不顺利,有的盲童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甚或大声哭喊。盲童的急躁情绪和一些因为娇生惯养而骄横、任性的健全儿童,是有差别的。盲童因为看不见,独立活动能力差,面对不可知的纷杂外界,心理上有种弱小、无奈的感觉,迫切渴望在别人帮助下满足某种需要;同时,也因为看不见,头脑中难以形成条理、秩序,感觉外部世界乱糟糟的,做起事来不知从何处入手。在上述心理影响下,盲童就难以自如地处事、做事,也就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了。家庭的溺爱,对盲童来说,可能使急躁情绪表现得更强烈、无所顾忌,而非盲童产生急躁情绪的直接原因。健全儿童的任性、暴躁,则几乎完全是由溺爱造成的。

三、 思想意识上的偏差

盲童在认识自己和他人、在评判某些问题时,也经常会发生偏差。

(一)自我中心与特惠要求

有些盲童的家庭,因为觉得孩子失明了,太可怜,即尽量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盲孩子以

补偿,处处偏爱盲孩子,结果很容易使盲童形成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的习惯,只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不为别人利益着想。比如有些学生进入盲校时在分座位、分床铺等问题上不愿听从老师的安排,只想自己怎样方便就怎样做。有的盲生,自己的东西不轻易给别人,;别人的东西,自己想要,就认为应该得到。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总以为自己对,自己受委屈了,别人应该让着自己。在对待自己与健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认为自己因为残疾而应享受某种特权,应受到特殊照顾。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表现为愤愤不平、想不开,甚至任意发作,有时还伴有歇斯底里的行为特征,给别人施加压力,以引起别人关注。

自我中心和特惠要求成为习惯后,往往会使盲童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和心理的不合理性,而自以为很占情理,对一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缺乏客观认识。例如,有一名盲生,自身有很多缺点,其他同学大多不愿和他交往。老师在帮他分析自己的缺点时,他总是极力辩解,总认为自己没错,是别的同学对不起他。当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他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他又说是为了报复别人对她的不好。谈起他的家庭,她也只是抱怨,而不考虑家里的一些难处。象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若任其发展,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及对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他人的多疑与轻信

多疑,在年龄较大的盲生身上比较明显。盲童年龄增长,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对牵涉自身利益的人、事就要凭自己的感觉和分析做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视觉的缺失,使盲童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因此在判断人、事时,免不了猜测的成分。由于做事能力差、自我感觉弱小,盲童比健全儿童更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因而在对别人的猜测中,就容易产生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怀疑。盲童活动少,静处思考问题的时间多,多思也容易产生怀疑。有的盲童,即使对自己的亲人,也会猜疑,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是装出来的等等。

年龄小的盲童,因为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自身利益也没什么概念,不会去注意别人怎样,一般也就不去怀疑什么。

盲童虽然有多疑的倾向,而一旦信任某个人,又可能会极端信任,无论什么都听信这个人的。这种极端信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依赖性,因为盲童在很多时候不能独立认识事物或处理事情,只有听信所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盲童觉得这个人在哪件事上欺了他、伤害了他,又会对此人极端不信任。

(三)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

由于生理缺陷与健全儿形成的对比,以及失明后无法独立做好多事,盲童一般都有自卑倾向,自我评价过低。盲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盲童周围的人经常表现出认为他什么也不能做,他就会形成过低的自我评价,连一些有可能做好的事也觉得无能为力,不去努力、尝试。有时候,盲童周围的人看到他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某些简单活动如穿衣、吃饭、在家里自由走动,或者在某些方面如音乐、听觉记忆等表现突出,会过度夸奖她,也可能使得盲童自我评价过高。周围的人的态度,只有被盲童意识到,才产生影响;因此如果盲童把别人的态度理解错了,那么对自我评价起作用的就是被误解了的态度。比如,周围人只是客观的告诉她有些事他确实没法做,而盲童却理解为是轻看他,那么他也会感到自卑。

四、 社会适应能力差

盲童适应社会,需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这两个方面,许多盲童存在不足。

(一)依赖性

在一些家庭,对盲孩子过分爱护、照顾,怕他们吃苦,什么也不让他们做,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压制了他们动手的愿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使盲童形成处处想依赖别人的心理。不光是有困难的事,就是一些很容易、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亲自去做,总想让别人为他做。比如他想喝水,离他不愿的桌子上就有一杯水,你告诉他杯子的位置,他完全能顺利地拿到水杯子,可他还是要你把水递到他手里、甚至送到他嘴上。

依赖心理的存在,使盲童很难形成自立、自强的观念,削弱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懦弱的性格。依赖性还会使盲童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别人说怎样就以为是怎样,轻信、盲从。

(二)社会交往能力的欠缺

在大多数家庭,盲童无论是受歧视的,还是受溺爱的,大都被长期关在家里,很少接触外界。因此,多数盲孩子入学前生活的空间很小,接触的人很少,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失明,也使他们看不到社交的场面,难以自然地模仿、学习人际交往中的礼节、规律,特别是在体态、表情方面,容易不合乎人之常情。盲童入学后,面对那么多同学和老师可能产生压力,言行上也会不知所措。

还有,盲态的存在也是妨碍盲童社会交往的一个因素。盲态可能会引起某些健全人不舒服的感觉,有人甚至讨厌盲态的怪异,这些人会对盲态显著的孩子采取躲避的态度。这样就使盲童丧失一些交往的机会,同时对他们的自尊自信也是个打击,降低他与健全人交往的愿望。

以上所述是存在于盲童的一些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但并非每一个盲童都会出现这些问题。在上面的分析中也提到,盲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由于失明这唯一的生理因素。由于年龄、失明时间、家庭环境的不同,盲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说来,先天失明,生长在封闭的环境里的,问题程度就重一些,反之则轻一些。因此,在分析盲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条件。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盲生的心理素质、行为能力提高与培养需要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

视童与正常儿童一样,他们的需要也是多样的,多次的。但由于视力障碍、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他们的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心理一但不能及时调整就可能产生各种情绪困扰。有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倔强、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固执等等。基于上述盲童的个性心理特征,我认为,仅仅进行说服教育,或是出现问题后,才帮助他们解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盲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理,正确认识自身以及他人的情绪等,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为他们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坚实、必要的心理基础。

(二)、从教育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有着密切关系。

1、 心理健康教育对盲生智力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据专家研究测定,智商(IQ)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大约只起20%的作用,剩下的80%由其他因素起作用。如果我们重视在教育中渗透心理教育,从此提高学生的情绪智慧,就可以使他们在智力活动过程中通过运用情绪智慧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发展的精神营养。

然而,情绪智慧并非完全是天生所得,更多的是在后天学习活动中习得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我们可以采取的直接教育方式。

2、 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该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教育也并非可以解决学生所有心理障碍、情绪困扰等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容易忽视,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学生的心理问题、情绪困扰定性为思想品德问题。结果,将本来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调整就能够解决的心理问题上升为品行问题,而学生由于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未能及时自行调整,无形中使得他们向不良的个性方面发展。

在盲校,这种情况虽然不是非常严重,但也不容忽视,甚至就连某些教育者本身的教育观念也未曾转变过来,往往把盲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情绪困扰等都看成是思品问题,抹煞了思品与心理的区别。这种教育观相对而言比较主观武断,简单粗暴,不仅造成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伤害了学生,还削弱了教育效果。

因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盲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在学生的各学科教学中,都是必要的。它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持之以恒精神的培养有着巨大的内部激励和推动作用。学校应结合盲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加强对盲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有利于正确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注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二)、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盲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我们学校虽然也有这方面的课题,但涉及面太小,真正得到实惠的同学不多。起不到全面提高的作用。

(三)、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盲校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国内青年报报道:“国内有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聋生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盲生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这一个特殊年龄阶段特殊孩子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盲生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心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遵循以下的基本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学校的各学科教学当中。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脱离教学只靠单项的课外活动来开展,收效是极其有限的,也是难以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状态得到全面发展的。只有将它纳入教学渠道中,才能调动全体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和配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表现在教学态度上。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激励和耐心引导,可以减轻或消除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同时,学业上的成功感容易使学生悦纳自我,认识自身价值,从而避免出现学习畏惧症等不良心理倾向。

(二)、学校应调动团队、班、生活老师和其他教职工等多方面力量,从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到学生日常的生活点滴当中,无一不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里要指出的就是,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相当的作用。班的教育观念、心理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有深刻影响,往往成为学生发展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班应尽可能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学校要努力争取家长们的密切配合,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质量。

家长的态度对盲童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父母能正视盲生的生理缺陷,冷静考虑教育方法,采取有效的缺陷补偿措施。有的父母则对聋童态度冷漠,甚至视为累赘。盲童由于得不到父母抚爱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倔强、固执、多疑、孤僻等心理问题。

家长是学校教育力量所无法鞭及到的地方,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实际情况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促使其以正确的态度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等地对待家长,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络,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可在每个学期期末的家长会上,组织一些专题讲座或报告会,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并注意调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参考文献

2、现代特殊教育(月刊);总编辑:顾冠华;2004年第7—8期/

3、 特殊教育研究;北京师范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4、金钥匙长教育理论与实践主编:邓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5、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和探讨主编: 梁全进

6、

随班就读低视力教育师资培训教程主编: 徐白仑——北京:安康出版社,2003.7

9、

美国----- 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李斯----译

从小处着手,培养盲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 国内特殊教育网

到:

一、住宿盲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及根源

2、行为粗鲁,容易发怒。其原因是由于盲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任何事物都看不顺眼,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为行为粗鲁、容易发怒等异常心态。有些盲生没有正视自己的残疾,而把视力残疾看作是一种不公正的“人祸”或归罪于自己的父母,常常无理取闹、发脾气,甚至以破坏公私财物、发怒来引起教师、家长或他人的注意,并常常表现逆反心理,明知这样做是错的,偏要去做,老师越要批评,他越不听,表现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之状,这一现象在盲童中并不少见。在学校里很多公物受到学生恶意地破坏,当然有些是属于无意破坏——由于盲童视力残疾,其双手喜欢到处乱摸(相当于明眼人的眼睛喜欢到处看一样)。

3、依赖、自私。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有些盲生从小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帮助和家长的溺爱,长期生活在爱的“笼子”里,个别盲童滋长出惰性,自己能干的事不愿干,有的甚至认为我是盲人,理应受到别人的帮助,如老师带他去公园玩,别人牵他们过马等在他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要他帮助别人时,却认为是不应该的,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老师给任务要他帮助别人时,则表现出不太高的积极性;二是有些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的视觉障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以至造成盲童依赖、自私等心理

二、我校宿舍培养盲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学生宿舍管理紧张有序开展。

为做好我校住宿生管理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养工作小组。领导小组以分管德育副校长为组长,德育处和教养组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养员为成员;工作小组成员教养组长、全体教养员组成。组织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工作小组每周二定期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学校和上级的工作部署与要求,同时能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住宿生周六日活动的常规化。

2、完善各项宿舍规章制度,让学生的行为 有规可循,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打好基础。

无规矩,难成方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好处就是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宿舍管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与其他教育管理不同的方式、方法,因而有必要制订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的宿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个人内务、纪律、卫生、爱护公物、道德风貌等方面,如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学校规定寄宿生在熄灯前要做好安寝准备工作,熄灯后立即停止讲话,上床休息;为创设一个整洁的、健康的生活环境,学校制订了宿舍管理条例,并通过“学生违纪累计记分办法和常见违纪扣分参照标准”来执行和督促,由此维护宿舍的正常秩序,为营造一个宁静舒适而又充满文明气息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力保障。良好的宿舍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卫生观念和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又如有些低视力的学生,他们有时候周末也需要外出购物或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对这些学生的外出管理我们制定了广州盲校学生外出管理条例,身体及视力达到一定要求的初中以上学生,由家长申请,班和级长同意,学校德育处审核备案,学校保卫处签发学生出入证,外出时到生活老师处出示出入证登记,拿放行条到门卫登记才能外出。申请出入证前对这些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对违反出入管理条例的学生进行教育并暂扣出入证,直到认识错误并有良好表现再予恢复出行。

又如为了养成学生形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我们制定了学生晨检制度让学生知道早上起床后要做什么事情,穿着达到怎样要求,仪容仪表怎样等。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提出批评和整改,直到达标为止。

3、行为强化训练,让学生日久成习惯。

行为强化训练是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克服回生现象,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如盲生的吃饭的坐姿、走姿态和校园里走的规定(靠右走的规定和不准追逐的规定),仅仅依靠教育者的说理、灌输,没有严格的行为训练,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进行行为强化训练不能单纯地停在机械训练动作的次上,还要辅之以讲明道理和违规的危害、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强化训练的系统性。进行行为强化训练要讲究次性,根据我校学生年龄跨度较大的特点,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实情分为几个步骤,例如小学低年部主要强化训练盲生的吃饭的坐姿和靠右走的规定及不准追逐的规定。我们制订具体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推进,螺旋式上升。当学生到达小学高年级时,基本克服吃饭的坐姿不正和不靠右走及追逐现象。当然家庭也要密切配合,只有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

4、关注形势,抓住教育时机。

5、通过德育活动来培养住宿盲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和生活习惯。德育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工作是通过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环境塑造等多种形式来进行的,其中学生班级管理与课外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更关键的方法,而对于住宿生来说课外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个性、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充分调动生活老师和社会义工等多方面力量,利用周六日组织学生举行以“日常行为好习惯”为主题的小品、戏剧、故事会等活动;同时也根据学校每月德育主题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将培养住宿盲生良好的品德心理和生活习惯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用积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6、自我教育,让盲生他律转化为自律,对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巩固。

盲生更终要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因此必须具备自强自立精神和一定的自理、自治的能力。考虑到盲生未来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场经济对人才竞争的挑战,我们抓住盲生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培养盲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其步入社会生活后,能按社会的要求自我调整,适应社会。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盲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后就落脚在行为主体的行为变化上,在养成教育实践中,要重视自我教育法的运用,力求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视为主动的塑造过程。运用自我教育法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教育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对一些较好行为习惯的学生我们在在每周周会上及时给予表扬,树立模范典型;②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经验交流。尤其是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通过每周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来倡导怎样做才是文明礼貌的好学生,怎样的行为习惯才是良好的行为习惯;③提供一定的阵地,如主题班会、文艺汇演、作文、广播站等,让学生自己讨论、反思、甄别行为习惯的好与不好,通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身。为了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的良知。一旦教育主体认识到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是自我发展的必然需求时,教育主体就能发挥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达到慎独自治的境界,这正是我们养成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当然,教育住宿盲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很多。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可以相当自然的看到学生的个性素质和自然素质,好的坏的都毫无疑问地展现出来。这就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许多教育学生的资源、开发点和切入点,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天地,在宿舍里学生不仅需要思想指导教师,也需要心理教师、需要生活导师,需要教师给的亲情和友情。只要我们把宿舍视为学校里的重要教育阵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认识,确立正确的管理就能真正的体现管理也是教育。

掌握心理辅导技巧 引导盲生自主调控——浅谈心理辅导与盲校班

来源:青岛名师

到:

关键词 :心理辅导、盲校高中班工作、自主调控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盲生心理的塑造者,是盲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当是心理”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更是对现代特殊教育教师的必要要求。心理素质是盲生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盲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盲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更关键而具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在高中阶段,盲生的心理又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因而有人称之为“危险期”,有人称之为“[1]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不论在交往人际、情感、学习、前途选择等方面,都会发生许多适应困难问题。由于视觉的缺失,盲高中生的适应困难会更加严重。青少年的个性一般在这一时期逐渐定型,很多心理障碍也会在这一时期显露和形成。这一时期所涉及的心理问题、困扰是每个盲生都要遇到,都要经历的,却不是每个盲生都能顺利解决的。高中的学业负担较重,盲生学习上的困难更大,他们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显得尤为艰巨,而他们又常常不愿意轻易将心理的困惑和矛盾展示出来,而是闷在心里,积压成心理问题,有的郁郁寡欢,有的胆怯退缩,有的多疑孤僻,有的自怨自弃,有的喜怒无常,甚至有的厌世轻生。因此,心理辅导对这个时期盲生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盲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发现,23%的盲人高中盲生“做事情容易紧张”,27%的盲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扰”,88%的盲生认为“老师、家长不了解自己,”46%的人感到“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人倾诉”,27%盲生“对考试过份紧张”。23%的盲生对师生关系有紧张的感觉;35%的人对同学关系有紧张的感觉;35%的人一开始学习就感到疲劳;38% 的人有爱慕异性的困扰。(具体问卷及结果附后)例如一位高一女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小学、初中均有过跳级,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希望其考入。使得她心理压力很大,造成考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出汗、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痛,记忆再现困难,答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考试成绩短时间内严重失常,不仅父母、老师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高中阶段盲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有学习困难的盲生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更后造成恐学、厌学。

例如:有的盲生初中时是个成绩名列前茅的盲生,升入全国招生的盲人高中,发现自己的同学同样都是经过考试选拔的各个学校的成绩优秀盲生,再加上高中学科课程难度增加,学习难度增加。当他们经过努力,仍然学习成绩低迷时,便会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学习压力与自卑心理。自卑泛化会转而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相貌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表现出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往。盲生由于自身缺陷,本身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的繁重,考学前景的不确定,学习成绩的竞争,更增加了盲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几率。

可见,在特殊教育学校,关注盲生心理健康状况更加重要,而班及任课教师在改善盲生心理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盲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状况,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势在必行。班应根据盲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树立现代班级管理观,自觉地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在班级管理中逐步渗透心理辅导。

二、建立真实有效的互动交流渠道,保持盲生的心理管道的畅通。

(一)、应首先做好班教师与任课教师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任课教师虽然课时少,和盲生相处时间短,但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可以对盲生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班与任课教师之间及时地沟通盲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某高三女生因学习成绩不佳,父母施加压力,自己也失去信心,几个任课教师都反映她在上课时出现失神、不听讲并拒绝回答问题的现象,并经常一个人独处,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经任课教师、专职心理教师与班的共同关心、帮助,终于使她顺利走出情绪的低谷,顺利度过了高三复习的困难时期。

(二)、班与盲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要畅通、真实。

盲校的班其实是是教师、生活指导者、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四种角色的集合,面向全班盲生,以解决盲生共同成长问题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班要及时发现许多盲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诸如懒散、人际关系紧张、厌学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要真正做好盲生的管理工作,就要走进盲生的内心,了解盲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促进良好的盲生与盲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三、开展自主性集体活动,创建班级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

班级心理氛围涵盖班级文化、班级凝聚力、班级人际关系等。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盲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盲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开展集体跳绳、集体歌咏比赛、和周末洁净日等活动。歌咏比赛中,盲生各显其能,有的负责找歌词,有的负责上网下载伴奏的MP3、有的负责组织盲生老师一起配唱,更后在比赛中同心协力认真演出,盲生之间增进了了解,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周末师生一起动手分工合作,打扫教和宿舍,师生一起谈笑、工作,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创设干净整洁的环境,也增强了盲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掌握恰当的心理辅导技巧,引导盲生主动敞开心理世界的大门

(二)、利用各种契机,进行主动、有效的心理疏导。

班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盲生的问题,提前进行主动、积极的预防性疏导工作。在对盲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

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

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盲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及时表达出来,与盲生产生共鸣;

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盲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五、重视交流技巧,引导盲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一)、对盲生的谈话要持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正确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做到深入的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当盲生不能冷静地分析和应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时候,同理心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次演讲比赛结束后,一名高一盲生情绪非常激动地在教里大声议论,原来文笔口才都不错的他本以为一定可以获奖,可是,评奖老师说,他不属于参加比赛的范围,所以不能参与评奖,失去了评奖资格的他,被班老师叫到办公里的时候依然很激动。老师没有先批评他的吵闹,而是先问清楚缘由,然后温和的说:“你现在一定心情很难过,我理解。换了我,也不会高兴的。”盲生逐渐平静了下来。更后师生经过和谐的交谈,盲生对自己先前的大声吵嚷很难为情,笑着承认自己做的不得体,并告诉老师自己以后不会这么不冷静了。

(二)、专心听盲生说话,并及时做出回应,站在盲生的角度倾听和理解。

在谈话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倾听盲生讲话,认真观察细微的神情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及时的回应,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以求设身处地的思考与理解。鼓励盲生深入表露自己,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盲生的看法和处境,也能帮助盲生自己了解自己的问题,。

由于失去视力盲生不能与教师进行眼神等非语言的交流,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需要教师表明自己的倾听与态度。教师可以随时运用言语与体语来表示对盲生讲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例如简单的回答“噢”、“是吗”、“是啊”、“对”,或者拍拍盲生的肩膀、手背,以使盲生感到他所讲的话,所表露的情感都受到了老师的充分重视,增加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才产生继续深入交流的意愿。

(三)、能正确的辨识盲生的情绪,能正确解读盲生说的话。

盲生的情绪表现比较难以捕捉和了解。班老师需要密切关注盲生的各种情绪表现,并有针对性的引导盲生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主动根除其消极影响。要加强正面教育,利用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克服其负面情绪。善于发现和把握盲生心灵中的闪光点,善于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的火种,引导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利己主义情感、不友善情感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另外盲人青少年容易激动愤怒,形成性格上的暴躁习性。因此要引导他们主动养成涵养谦逊的品德,使他们心胸开朗,对人对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学会用理智驾驭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甚至适当的沉默也表示尊重与接纳,可以提供机会给盲生进行自我反省。

(四)、帮助盲生自主认识、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

(五)、对盲生的主动努力与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予及时奖励与惩罚,以帮助盲生消除不良意向与不妥行为,模仿有助于积极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班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和肯定盲生在认识与处理所遇到的困惑与挫折中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向与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正面的肯定为主,鼓励盲生主动成长。

学校德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规范过程,多数盲生处于被动适应的阶段。而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主要由盲生自己习得。特殊学校的班工作是为盲生排忧解难与引导盲生主动地自我调适的统一。引导盲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谈话交流是一种心理净化,它撑起倾斜的精神世界,纯洁不良的情感,补偿残缺的信息。通过满足和激发盲生的情感需要,引导盲生主动了解自我,自主调控。班工作中教师掌握一些心理辅导技巧,有助于把德育的规范过程和盲生情感体验整合起来,培养人格健全独立、富有创造性的盲生。

附录:

高三盲生心理调查问卷

调查人数:高三盲生

26人

盲生组成:男生

女生

低视力盲生:6人

全盲盲生20人

1、做事情容易紧张吗?

A、是 6

2、你对一些小事情容易过分担扰吗?

A、是

3、你认为老师家长了解自己吗?

A、是

4、你在心情不舒畅时是否能找到人倾诉?

A、

5、你对考试过份紧张吗?

A、

6、你是否感觉对人际关系不适应?

A、是

7、你是否对亲子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1

8、你是否对师生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6

9、你是否对同学关系有紧张的感觉?

A、是

10、你是否对学习有不适应的感觉?

A、是 7

11、你是否对环境感觉不适应?

A、是 2

12、你是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不适应的感觉?

A、是

A、是

14、你是否有爱慕某个异性的困惑?

第五篇:医疗精神科网编例文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近年来,许许多多的新妈妈们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抑郁的情绪,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节,就会引发产后抑郁症。那么产后抑郁症又具有哪些症状呢?在此成都军区联勤部机关的专家们为我们列出详情。

[案例分析]马女士,31岁提到“从上了班开始我就天天心情不好,每天早上一打开衣柜门,看来看去每一件衣服能穿,我的心情就好郁闷,我们单位属于窗口单位,形象很重要,我现在就觉得自己没法出门,就算出了门心情也不好,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个黄脸婆,老感觉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我现在都特想给宝宝断奶,反正心情特烦躁。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1、食欲大增或大减,妈咪体重增减变化较大。

2、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3、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4、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感觉到生活无趣无味,活着等于受罪。

5、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6、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因此白天昏昏欲睡。

7、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常为一点小事而恼怒,或者几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

8、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9、白天情绪低落,夜晚情绪高涨,呈现昼夜颠倒的现象。

以上症状长期持续存在或加重时,尽快寻求专注人士帮助,进行专注的治疗和疏导,控制抑郁情绪发展。只要接受适当帮助,便会重拾育婴乐趣,抑郁不过是一场噩梦而已。

本文来自99学术网(.99xueshu。),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以上关于“幼年亲子关系的特征”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安康生物。

以上关于“幼年亲子关系重要性(为什么幼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网友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